棉织物概述
天然纤维都含有天然杂质,另外还含有纺织过程中加入的各种浆料和沾染的油污,这些杂质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使织物的润湿性下降,手感粗糙、白度较差。
在染色、印花过程中还会阻碍染料上染,使色泽不鲜艳,染色牢度不好。因此,无论是漂白,还是染色和印花的产品,一般都需要进行炼漂加工。
炼漂的目的就是应用化学和物理作用除去纤维上的各种杂质,使其获得洁白的光泽、柔软的手软及良好的渗透性能,以满足服用要求,并为后加工提供合格的半制品。
漂白
棉布经煮炼后,尽管天然杂质大部份被去除,吸水性提高,但色素存在、并附有少量的杂质、白度较黄等,这会影响染色和印花的色泽鲜艳度。
漂白的目的主要是去除天然色素、提高织物的白度,同时还要去除棉布上残留的其它杂质,如棉籽壳、蜡质、含氮物质等,使棉布的润湿性进一步提高。棉纤维所用的漂白济主要 有氧化和还原两大类。
1、 双氧水漂白
双氧水的性质不稳定,在放置过程中会逐步分解,放出氧气,在受热或光照的条件下分解更快,在弱酸条件下比较稳定,一般商品的双氧水溶液加有硫酸或磷酸作稳定济,它的PH值约在4左右。
双氧水溶液随PH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溶液中PH值>11时,稳定性很差,且随着PH值的升高,稳定性下降。
在PH值较低<4时,较为稳定,当PH值为5时、双氧水开始分解,随着PH值的增加分解速率加快。除了溶液的酸碱外,还有多种因素影响着双氧水的稳定性,如某些金属(CU、FE、MN、NI等)离子、金属屑、脢和极细小的带有棱角的固体物质都对双氧水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双氧水分解更快些,易产生纤维脆损,丝光后形成破洞。
2、双氧水漂白的原理
如前所示,双氧水的分解物有HO2- HO2 HO OH,其中HO2是漂白的有效成份,双氧水的漂白速度随溶液PH值的升高而加快。它可与色素中的双键发生反应,产生消色的作用,也可以通过生成自由基而产生漂白作用,由于自由基具有漂白作用,但易损伤织物尤为是HO,因此漂白液中若有铜、铁等金属离子存在,织物会产生破洞,应严加注意。此外,在催化济存在下,双氧水能分解出O2,它没有漂白能力,但如渗透到纤维内部,在高温碱性的条件下,将使纤维氧化而受到严重损伤,使纤维聚合度、强力大大下降。
所以从漂白的角度看,我们将双氧水的分解分为两种类型:
有效分解:
其分解产生对漂白有贡献的组分HO2,在漂白过程中,双氧水受碱的活化作用,不断地释放出HO2 ,它不断地与色素作用,从而完成对织物的漂白。无效分解: 其分解产生对纤维有损伤作用的组分HO2 HO等自由基和O2等物质。在实际生产中,两种作用是同时存在,为了使双氧水有效地分解,又不浪费有效成份和不损伤纤维,可加入稳定济,同时应控制好工艺条件,以获得好的漂白效果。
双氧水漂白条件分析
A、 漂液PH值
双氧水漂液从酸性到弱碱性较稳定,分解较低,PH值在9---11时织物白度达到佳水平,漂液的PH值在10.5—11较为稳定。
B、 漂白时间
漂白时间与温度密切相关,温度高、反应快、时间短,反之温度低、反应慢、时间长。在行产中,若采用汽萧工艺,一般只需60分钟左右。
C、 双氧水的浓度
双氧水的浓度一般以即能达到满意的白度和去杂的效果,又能使纤维损伤较小为原则。试验得知,当双氧水的浓度在1.5g/l-----6g/l时,白度随双氧水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双氧水在6g/l 以上时,白度不再继续提高,纤维的聚合度反而有所下降,双氧水浓度在低于1.5g/l时,几乎没有漂白效果。
在生产中根据织物的组织与性能以及煮炼情况、加工要求和设备等许多方面来确定双氧水的浓度,一般情况下连续汽蒸为2---6g/l。
稳定济和碱济的作用
稳定济的作用: 为了使双氧水分解均匀、稳定、有效,常加入一些稳定济阻止催化作用,减少双氧水无效地分解,此外,稳定济必须耐高温、耐碱、而氧化。常用稳定济有水玻璃,水玻璃对双氧水有很好的稳定作用,水玻璃作为双氧水的稳定济有很多优点,如白度好、稳定效果好,使用方便,作为碱济可调节PH值,但它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在连续生产过程中会生成二氧化硅聚合体,俗称“硅垢”,这些合物沉积在设备上,难以清除,会使织物产生绉条、擦伤和手感粗硬。
次氯酸钠漂白
性质: 次氯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次氯酸的含量随溶液PH值的下降而增加,当PH值下降到5时,溶液几乎全是次酸,多数金属及其化合物对次氯酸钠都有催化作用,能加速次氯酸钠的分解。并能对纤维造成较大的损伤。
次氯酸钠漂白的原理: 次氯酸钠和棉纤维上的天然色素之间的作用很复杂,至今仍不是很清楚,PH值不同,次氯酸钠溶液的组成不同,故产生漂白的有效成份可能是OCL HOCL CL2。次氯酸钠对织物上的其它杂质,根据漂白条件不同,也可以发生氧化、氯化、加成等反应。
果胶质、多糖类及其它水解产物,它们的醛基易被氧化而生成羟基。含氮物质和蜡质中的高级脂肪酸,可被氯化成相应的氯化氨基酸的氯化衍生物,棉仔壳中的木质素可被氯化为氯化木质素,从而将这些煮炼后残留的天然杂质纤维上进一步去除。
次氯酸钠对纤维也有一定的氧化作用,而且次氯酸钠对纤维素的氧化非选择性氧化,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漂白工艺条件,否则纤维将受到严重的损伤。
次氯酸钠漂白工艺条件分析
漂液的PH值、温度、浓度及时间均能影响漂白效果。次氯酸钠的溶液不稳定,其组成随PH值不同而不同。漂白速度随PH值升高而下降,漂液的PH值对纤维的损伤程度随PH值的不同而不同,PH值在2---4时,虽然棉纤维受损程度较小,漂白速率也快,但在酸性溶液中将有大量氯气逸出,污染环境,对劳动保护不利,故不能采用。
当PH值为7时,织物损伤严重,当PH值为9---11时,棉纤维的损伤程度较小,虽然漂白速度要慢些,但能符合生产要求。故次氯酸钠漂白时,适合的PH值为9---11。
漂液的温度:
温度对次氯酸钠漂白的影响比较明显,温度的升高,漂白的速率加快,在一定的浓度和PH值的条件下,温度每升高7.5度,漂白的速率增加一倍,温度每升高10度,漂白的速率增加2.3倍,但对棉纤维的氧化速率增加2.7倍,从而导至聚合度下降。
当温度在35度时,纤维聚合度的变化并不大,但超过35度时,聚合度急剧下降,纤维受到严重损伤。因此漂液的温度应控制在35度以下。一般选择20—30度,冬季漂液的温度维持在30—35度,夏季漂液温度增高时,要适当降低漂液浓度,缩短漂白时间。
漂液浓度
在一定的温度、PH值、时间条件下,漂液的浓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和白度成正比,当漂液浓度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后,白度提高的程度就不明显。反而对纤维的损伤加剧,同时也浪费成本,加重脱氯负担。在实际生产中,次氯酸钠的浓度根据织物的含杂、厚薄、煮炼情况、对白度要求、漂白方法、设备等来决定。
漂白时间
漂白时间与漂液温度、浓度、漂白方式、PH有关,因此漂白时间综合各种因素合理的选择,一般按氯与纤维理论作用时间,一般控制在40分钟左右。
脱氯
棉布经次氯酸钠漂白后,织物上残少量的氯,若不及时去除,将使织物在后工序生产中严重影响质量控制,而且在服用与储存过程中变黄并脆损。对某些不耐氯的染料,如活性染料就有较大的破坏作用,影响染色及印花效果,也会引起含氮树脂整理时的吸氯变黄和氯损。
因此,次氯酸钠漂白后一定要进行脱氯。脱氯有二种,及: 还原济和酸济脱氯两种,还原济一般为双氧水,酸一般用稀硫酸进行。
本站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联系人:杨小姐(Jeanne)
手机:13912652341
电话:0512-5523 0820
邮箱:377830286@qq.com
地址: 江苏省昆山市新南中路567号A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