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织物和针织物的品质要求和评定方法
织物的品种繁多,用途甚广,不同用途的织物对其性能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评定织物的品质,就必须考虑织物的用途。对于各种衣着用织物,随着织物使用情况的不同,对织物性能的要求又有所区别与侧重。例如,夏季用织物要求轻薄滑爽,穿着时舒适不闷热。服装的面料要求织物平整挺括,不易起皱;春秋穿着的化纤混纺呢绒及针织外衣,则要求富有弹性·手感柔软,身骨良好,有毛型感;针织内衣,在热天穿用的汗布要求具有良好的吸湿性与透汽性,在冷天穿用的内衣则要求轻柔保暖。与此同时,织物在穿着与多次洗涤后要求能保持原有外形,尺寸稳定,不产生明显的收缩或伸长,并且具有良好的染色牢度,经过洗涤能快干免烫,保持良好的褶榈;在织物外观上要求没有明显的疵点,特别是针织物要求不易起毛、起球与产生钩丝。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广泛地适应消费者对织物使用的要求,织物还应具有良好的耐污性与耐熔孔性等。对于工业用织物及军用织物,则常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而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过滤布与降落伞除应具有一定的强度以外,其透气性必须符合一定要求。化工用织物需考虑耐酸碱腐蚀性。军用织物除了要求坚牢、耐磨、耐日晒之外,有的织物还要求具有良好的耐高温、阻燃等特性。综上所述,对织物品质的要求是多种多样的。
评定织物品质的方法,通常采用仪器检验与感官检验,必要时可采用穿着试验。仪器检验,一般是将织物的品质分成许多单个测试项目,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表示织物结构特征与几何特性的,有幅宽、织物内原纱或长丝的细度(特数、旦数与支数)、经纬向密度或直向横向针圈密度、经纬向紧度与织物总紧度、平方米重量、织物内纱线的捻度、捻向、嗔缩率、织缩率、织物厚度、体积重量、不同纤维混纺比等;表示织物物理机械性能的,有回潮率、断裂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定伸长弹性率、撕裂强度、顶破强度、缩水率、抗皱性、耐磨性、抗起毛起球性、抗钩丝性、抗弯性、悬垂性、起拱变形、表面摩擦性、压缩性、透气性、透水性、透汽性、防水性、吸水性、抗熔孔性、阻燃性等;表示染色性能的,有色调、染色牢度等。研究试验中所讨论的项目就更多。在这样繁多的项目中,一部分项目是各类织物都应该测试的内容,有一些项目则只分别适用于不同品种和具有不同特点的织物。在业务检验上,对于某种织物的单个测试项目,一般是根据传统沿用决定的,或是根据合约协商规定的内容来进行检验的。测试的项目经常选自与织物工艺设计直接有关的基本项目。例如,织物要测试经纬向密度,断裂强度;针织物要测试直向、横向针圈密度、每平方米干燥重量;汗布要测试断裂强度或顶破强度;双面布要测试顶破强度;对于毛织物与化纤织物,则把织物的呢面、手感等质量情况统称为实物质量,由织造厂对正式投产的不同规格产品分别建立标准实物样品,简称“标样”。标样反映产品的特征,是取自实物质量平均水平的样品,列为织造厂的保证条件,在必要时供感官检验使用。
二、纺织品标准化
纺织品技术标准是从事生产工作以及商品流通的一种共同技术依据。纺织标准化对促进纺织品质量不断提高、花色品种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标准和贯彻实施标准来达到统一,以获得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活动过程。
在我国,根据标准适应领域和有效范围、把标准分成三级:国家标准、部标准(专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国家标准是指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而必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主要包括有关广大人民生活、量大面广的产品标准、原材料标准、通用的试验方法标准和基础标准,有关安全卫生和劳动保护方面的标准和被我国采用的国际标准等。部标准(专业标准)是指全国性的各专业范围内统一执行的标准,其中一部分是需要制订国家标准,但条件尚未成熟,因而先暂时制订部标准的。企业标准是指对企业生产技术组织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而需要统一的标准。这为企业保护自身特色和机密及竞争能力起重要的作用。
纺织标准按其特性现在分为基础标准、方法标准和产品标准三类。基础标准是指生产技术活动中基本的,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它针对-般的共性问题,例如纺织 名词术语、纺织品的调湿以及试验用的大气条件所作的规定等。方法标准是指有关纺织原材料、纺织品的结构、物理机械性质、化学组成以及有关技术指标的分析试验方法的标准,例如电子均匀度仪测定纱条短片段不匀率方法、机织物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方法等。产品标准是为某类产品的结构、 规格、主要性能参数、质量指标、分等规定以及包装、验收等方面所制订的标准。
建国初期,我国参照苏联标准,建立了我国自己的标准,三十多年来,从无到有,经过不断充实和提高,目前已形成了包括棉、毛、丝、麻、化纤等行业的一系列标准体系,对促进纺织工业技术进步,发展生产,扩大出口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纺织标准与国际标准和各工业发达国家标准相比还存在着问题,主要是数量不足、不统一、构成不合理、水平较低,原料、半成品和成品标准前后衔接不够等问题。改革标准是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改进企业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实现纺织工业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在50年代至70年代,人们需要纺织品耐穿耐用,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因此,耐穿耐用成了制订标准的主导思想。现在人们生活有了提高,需求有了变化,特别是原料结构的改变,大量采用化学纤维后,纺织品耐穿耐用程度大大提高现在对某些工业用纺织品来说强力和耐用仍然是主要指标,但是对于大部分衣着用纺织品,耐穿耐用已不是质量上的主要矛盾,而是要大力发展花色品种,提高产品的舒适、美观而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要做到适销对路。产品标准的指标要根据产品特性和终用途来确定,不能一刀切。这样做在外销上能适应国外客商和国际先进水平的要求,提高产品的竞销能力,提高信誊。在内销方面要满足消费者和加工单位批量裁剪的需要,宽严要科学合理。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ISO)和国外先进标准是我国重要的技术经济政策,也是技术引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标准化组织因其所制订的标准是吸收了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长期生产中应用的技术成就,集中了各国专家的宝贵经验,通过系统的试验研究、有着可靠的科学基础。它适应了国际范围内的生产、流通和使用的要求,代表了当代标准化的发展方向,具有较高的先进性。因此采用国际标准可以提高标准水平,加快标准的制、修订速度,为产品的更新换代,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科学攻关提供方向和目标。在国际贸易上,对于纺织品各种性能和技术规格有哪些要求,达到什么水平,是根据需要双方协议规定的,无法实现统一,但这些性能及技术规格的试验测定方法,都有必要规定一种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法标准,以取得一致,使有关各方对试验结果都给予认可,所以在国际标准(ISO) 的纺织标准中,方法标准多,基础标准有一-定数量。 另一方面,也应该实事求是地看到国际标准(ISO)由于受到各种条件和原因的限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有些国际标准由于标龄偏长,内容上已不够先进,个别国际标准在某些内容上也有不当之处,为了赶超国际水平,认真研究分析和区别对待是我们能否积极采用的关键,对于国际标准生吞活剥、照搬硬套或者一概否定、 固步自封这两种极端都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国际标准进行全面研究、充分地了解和分析,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根据需要和可能,作出怎样采用的结论,目前,纺织产品标准缺乏国际标准,因此要通过各种渠道积极收集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吸收其有益的技术成果,为我所用。以上各项工作对加速纺织标准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站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联系人:杨小姐(Jeanne)
手机:13912652341
电话:0512-5523 0820
邮箱:377830286@qq.com
地址: 江苏省昆山市新南中路567号A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