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催化剂股”将催化出怎样的前景?

新闻中心

催化剂股”将催化出怎样的前景?

“燃料电池电催化剂股”未来前景并不乐观。

近,A股将迎来新股扎堆发行的场面,近20家排队企业中也是鱼龙混杂。虽有不少具有亮点的企业,但

是也有少数企业存在诸多问题,或不是优良的投资标的,投资者还需要擦亮眼睛。

其中,专注于环保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自科技)10

月12日在科创板开启申购,将于近期发行。

中自科技(688737.SH)号称“燃料电池电催化剂股”,发行价70.9元。发行价高,每中一签对应的

收益也会较高。如中一签中自科技500股,若单日涨幅达100%,单签盈利可达3.5元万元;若首日涨幅达

300%,单签盈利可达10万元。 

中自科技是我国移动污染源(机动车、非道路机械、船舶等)尾气处理催化剂领域的少数主要国产厂商之


一。中自科技目前的主要产品是应用于各类天然气车、柴油车、汽油车和摩托车尾气处理的催化剂,以催

化单元的形式或将催化单元及其他器件封装于金属外壳中后以封装成品的形式进行产品销售。

据招股书显示,中自科技此次公开发行拟募集资金14.6亿元,用于新型催化剂智能制造园区、汽车后处理

装置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国六 b 及以上排放标准催化剂研发能力建设项目、氢能源燃料电池关键材料

研发能力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5亿元。

01 低价赊销抢占市场难持续

从招股书提供的财务数据来看中自科技报告期内的营收亮眼,2018-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是33,653.02

万元、100,131.96万元、257,729.41万元。2018年至 2020 年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 176.89%,呈

持续快速增长趋势。而中自科技报告期内营收高速增长主要的原因是2019 年 7 月 1 日重型天然气车

国六排放标准开始执行。

其次就是大客户的支持,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67.00%、

82.42%和 90.04%,其中2019 年度、2020 年度公司对重汽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48.20%、

57.15%,存在对单一客户的重大依赖。

而且2021 年 4 月起,重汽新增威孚环保作为其天然气发动机的催化剂供应商,若公司不能开发出更具竞

争力和性价比优势的产品,将可能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

一方面中自科技的营收亮眼,另一边公司的利润方面却表现平平。

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929.21万元、8,655.68万元、21,831.75万元,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 

11.20%、18.71%和 17.22%。值得注意的是其中2018年为了抢占市场,公司对部分客户毛利近乎为零。

此外,报告期内,中自科技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5,853.74 万元、1,040.96 万元和-

30,630.15 万元,均低于净利润。

中自科技在招股书中坦言主要原因是因为公司产品销售以赊销为主,而贵金属的采购则以现款为主,公司

面临较大的经营资金周转压力,应收账款和存货亦大幅增长,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低于净利润



02 上半年营收利润双双腰斩

综上,不难看出现金流极差、过度依赖重汽的汽车尾气处理催化剂的中自科技,虽然业绩因为国六政策爆

发,但未来前景并不乐观,即使靠低价赊销抢占市场,但其能否持续呢?


毕竟没有尾气的新能源车正在不断占领市场,同时,公司目前主营的重卡的订单也要面临国排放标准导致

的安装高峰后大幅下滑。

而从招股书中披露显示,来看很明显这种增长趋势无法维持。

在2021 年上半年中自科技营收和利润双双腰斩。其中营业收入为62481.84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4.61%

。净利润仅为2908.63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1.58%。未上市业绩先变脸,这样的标的反正小V是不敢投资

的。


03 购销数据“打架”

不仅如此,在招股书中披露的数据中还存在“打架”情形。据披露显示,科创板上市企业山东奥福环保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福环保)在报告期内为中自科技的大供应商之一,报告期内中自科技向奥

福环保采购载体金额分别为1,161.80万元、2,597.68万元、4,785.66万元。


而小V综合奥福环保的招股书以及2019、2020年年报,对比发现两者披露的数据并不一致。据奥福环保披

露的数据显示2018年度向中自科技销售金额为1166.22万元。奥福环保2020年报披露的客户B与中自科技披

露的数据较为接近,金额为4760.16万元。


2018年和2020年的数据虽然存在差异,但是金额相对较小。而在2019年客户B的销售金额却只有2254.38万

元,与中自科技所披露的2,597.68万元存在343.3万元的差异。就算在2019年中自环保是客户F吧,也与中

自科技所披露的数据存在295.46万元的差异。


当然中自科技已经获批注册,关于数据“打架”的情形应该也懒得解释。只是在营收利润双双腰斩的情况

下,中自科技是否能获得市场的认可呢?


版权声明

本站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联系我们

联系人:杨小姐(Jeanne)

手机:13912652341

电话:0512-5523 0820

邮箱:377830286@qq.com

地址: 江苏省昆山市新南中路567号A221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